近日,丽水市举办第二届“书式生活”大中小幼学生读书节,成立“丽水市大中小幼朗读者联盟”,让学生们在好书中感受阅读之美,提升综合素养,助力“万象未来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打造。
万象更新,厚植德行育少年;同心聚力,携手筑梦向未来。
一直以来,我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,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持价值引领、实践育人,去年以来打造“万象未来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,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,在学科教育中融入品德教育,以丰富活动形式寓教于乐,引导广大青少年群体扣好“人生第一粒扣子”。
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,也是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融入青少年教育的关键举措。在思政教育一体化推进上,丽水以创新举措构建育人新格局。莲都区2025年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活动组建由高校学者、行业专家构成的“明星”讲师团,为思政课堂注入全新活力,打造6个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基地,为学生提供多元实践场景,让思政教育“走”出课堂,融入社会。丽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缙云县湖川初级中学开展“大手拉小手 浙丽绘同心”结对活动,通过教授思政微课、开放实验室参观等方式,助力学生开拓视野、树立远大志向,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资源共享、协同发展。
在学科教育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,可以以价值引领为舵,校准成长航向。我市实施“德育铸魂”行动,充分挖掘丽水特色资源,打造以“红色传承、绿色生活、古色记忆”为特征的“三色”德育品牌,以特色课程培养具有丽水特质的新时代好少年。
遂昌县王村口镇中心小学以古镇革命遗址为主体,充分挖掘红色资源,为少先队员们提供充满红色印记的学习路线,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,赓续传承红色根脉。景宁中学生物馆多次救助野生动物放归野外,并开展丰富的自然教育课程,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。缙云县碧川小学、舒洪小学等学校把戏曲进校园作为学校特色课程重点项目,传承丽水传统文化,排演的婺剧节目多次登上全国展演舞台,连续两年荣获少儿戏曲国家级最高奖“小梅花奖”……学生们在一系列特色课程活动中扬红色风采、展绿色风貌、凝古色风韵。
此外,我市各地各学校还在科学、劳动、音乐等学科中融入德育。多地中小学校刮起“AI风”,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,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,传递创新精神与科技报国的理念。青田县阜山中学建立了2400平方米的校内劳动实践基地,让学生参与从水稻种植到碾米包装的全过程,被认定为浙江省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项目试点学校。云和县立足木玩特色,开发的5大系列120套幼儿语言教育类玩具不仅在县内各幼儿园使用,还推广到全国各地的幼儿园使用。
在丽水,像这样通过多元创新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的生动实践还有很多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大赛自2018年至今已举办六届,成为我市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品牌,激发了创新活力,形成示范效应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宣讲,“一校一品”特色课程,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、实验校成立……一个个创新活动载体,将“万象未来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活动中,让学生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、提升能力、塑造品格,真正实现了“玩中学、学中悟”。